诗词原文
古鉴
唐·罗隐
家居亦以古为监,事过始知天胜人。
镜里形容长自见,灯前想法易为尘。
铜驼陌上新苔绿,玉树庭前旧草春。
莫道世间无胜境,此中风味欲全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诗作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
译文
家居生活中也应以古代的历史为镜鉴,事情过后才知道天意往往胜过人意,镜子中的容颜时常可见,但灯前的想法却容易成为过眼云烟,铜驼街上的新苔已经变绿,玉树庭前的旧草又迎来春天,不要说世间没有美好的境界,这里的风味正欲追求一种全真之境。
释义
本诗通过家居生活中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天意的深刻认识,首句“家居亦以古为监”点明主题,即要以历史为镜鉴,反思自己的行为,次句“事过始知天胜人”则进一步阐述了天意难测,人事往往难以抗拒天意的观点,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家居生活中的反思,将个人经历与历史、天意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诗中“镜里形容长自见,灯前想法易为尘”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我形象的清醒认识,又揭示了想法易逝、世事无常的哲理,而“铜驼陌上新苔绿,玉树庭前旧草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进一步强调了天意难测、人事无常的观点。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罗隐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在家居生活中,他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深感天意难测、人事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富有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罗隐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全真之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