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炼丹吟
唐·吕岩
尺宅常朱那待酒,上池频饮自成丹。
三田宝结千珠灿,九鼎神飞五色寒。
龙虎自然通妙诀,铅砂不用问空谈。
若将一粒元丹去,大地山河尽可安。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本来是个儒生,因遇高人授以剑术,学道通玄,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仙祖、纯阳祖师,吕洞宾游历四方,乐善好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深受百姓敬仰,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译文
小小的宅舍中常有朱砂般的红光闪耀,哪里还需要酒来助兴呢?频繁地饮用上池之水,自然就能炼成金丹,三丹田内宝气凝结,如同千颗明珠般璀璨;九鼎之中神火飞腾,五色光芒寒气逼人,龙虎相交自然领悟了玄妙的诀法,铅砂之事无需空谈,若能将一粒元丹带去,大地山河都将得到安宁。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道教炼丹的过程和境界,首句“尺宅常朱那待酒”以“尺宅”比喻人体,朱砂般的红光象征内丹修炼的成果,表明无需借助酒力,内丹修炼已能自给自足,次句“上池频饮自成丹”中的“上池”指口中津液,通过频繁饮用(即修炼内丹),自然能炼成金丹,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炼丹成功后的神奇景象,以及金丹的神奇功效。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道教神秘主义色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道教炼丹术的奥秘和境界,诗人以“尺宅”、“上池”等比喻,巧妙地将人体与炼丹过程相结合,表达了内丹修炼的重要性,通过“三田宝结”、“九鼎神飞”等描绘,展现了炼丹成功后的神奇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一生致力于道教修炼和传播,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修炼过程中,对炼丹术的深刻领悟和体验的艺术化表达,通过这首诗,吕洞宾不仅展示了道教炼丹术的神奇和魅力,也传达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核心理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及道教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