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积水浪凭陵。的解释

生辉15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电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积水浪凭陵”,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羊城感事六首(其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羊城感事六首(其一)

清 黄遵宪

海国楼船万里长,

乘风驾浪走茫茫。

电掣半空云黯黮,

船浮积水浪凭陵。

东西南北无拘束,

天地山川得主张。

独向苍茫横一剑,

满天星斗拂衣裳。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改革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后历任驻日、英、美、新(西兰)等国使馆参赞、领事等职,致力于外交改革,戊戌变法期间,他任湖南长宝盐法道、湖南按察使等职,积极推行新政,他的诗作被誉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主张“我手写我口”,强调诗歌应反映时代、表达个性。

译文

海上的楼船绵延万里,

乘着风驾着浪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闪电划破半空,乌云密布昏暗,

船只漂浮在汹涌的波浪之上。

东西南北没有束缚,

天地山川都由我来主宰。

独自面对苍茫大地横持一剑,

满天星斗仿佛拂过我的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的壮阔景象和诗人的豪情壮志,首联写楼船之大、航行之远;颔联通过“电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积水浪凭陵”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海上风云变幻、波涛汹涌的景象;颈联表达了诗人无拘无束、主宰天地的豪情;尾联则以“独向苍茫横一剑,满天星斗拂衣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豪迈。

赏析

这首诗以海上的壮阔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诗人以“海国楼船”为起点,逐步展开对海上景象的描绘,从“乘风驾浪走茫茫”到“电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积水浪凭陵”,层层递进,将海上的风云变幻、波涛汹涌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东西南北无拘束,天地山川得主张”等句,表达了自己无拘无束、主宰天地的豪情壮志,尾联的“独向苍茫横一剑,满天星斗拂衣裳”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豪迈推向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遵宪在晚清时期创作的,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黄遵宪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深知国家的危局和民族的苦难,因此他在诗中通过描绘海上的壮阔景象和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来激励人们奋发向前、振兴中华,这首诗也反映了黄遵宪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