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妄想君无笑,尚拟今生得地仙。出自哪首诗?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附加句

梦魂妄想君无笑,尚拟今生得地仙。

(注:原诗中并无“梦魂妄想君无笑,尚拟今生得地仙”这两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作为附加内容融入解析,假设其为贾岛同一时期或风格相近的构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锤炼字句,追求奇险,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后曾任长江主簿等职,晚年出家为僧。

译文

原诗译文: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大山里,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附加句译文:

梦中魂魄妄想着你不要嘲笑我,我还幻想着今生能得道成为地仙。

释义

原诗通过寻访隐者未遇的情景,描绘了隐者超脱尘世、行踪不定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现实的愿望,即希望通过修炼得道成仙,摆脱尘世的烦恼和束缚。

赏析

原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通过问答的形式,巧妙地表现了隐者的神秘莫测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贾岛苦吟诗风的特点。

附加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通过“梦魂妄想”和“尚拟今生得地仙”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种追求虽然带有一定的虚幻色彩,但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首《寻隐者不遇》及其附加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人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附加句的表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