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出自哪首诗?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林泉深处足烟霞,

草木丛中一径斜。

山鸟自啼春寂寂,

水声终日听潺潺。

白云出岫无心去,

明月当空有意来。

自是闲人足闲趣,

本无心学野僧家。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在林木葱郁、泉水潺潺的深处,弥漫着烟霞之气,草木丛生间有一条小径蜿蜒曲折,山中的鸟儿自由自在地啼叫着,春天的气息显得格外寂静;水声终日不息,潺潺流淌,令人心旷神怡,白云从山峦间悠然飘出,似乎没有离去的意愿;明月当空高悬,仿佛有意前来相伴,我本是闲散之人,自然能领略到这份闲适的乐趣,并非刻意模仿那些山野僧人的生活方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宁静生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林泉深处”、“草木丛中”、“山鸟自啼”、“水声终日”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而“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自在,以及他并非刻意追求僧侣生活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中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自是闲人足闲趣”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却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过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山林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他希望通过隐居山林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释绍嵩的《山居》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山林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