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饮
唐·白居易
老翁欲伴乡闾醉,先辨长衫紫领巾。
村暗桑枝合,林红杏蕊新。
邀欢多两鬓,斗酒敌千缗。
醉后歌尤甚,狂来舞似颠。
谁人知此意,唯有晓星天。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老翁想要与乡亲们一同畅饮,先整理好自己的长衫,系上紫色的领巾,村庄昏暗,桑树枝条交织在一起,林中杏花初绽,花蕊鲜红,他邀请众人一同欢饮,两鬓斑白也毫不在意,斗酒之间,仿佛千金也不及这一杯的欢愉,醉后歌声更加嘹亮,狂放起来舞蹈如同癫狂,谁能理解这份心意呢?只有那清晨的星辰与天空知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老翁与乡亲们欢聚畅饮的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欢乐,老翁整理长衫、系紫领巾的细节,体现了他对这次聚会的重视,村庄的昏暗与林中的杏花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老翁邀欢斗酒,醉后狂歌狂舞,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由,最后以“谁人知此意,唯有晓星天”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纯真快乐的珍视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欢乐,诗人通过老翁的形象,展现了乡村人民的淳朴与热情,诗中细节描写生动,如“村暗桑枝合,林红杏蕊新”,既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老翁的醉态与狂舞,更是将乡村生活的自由与快乐推向高潮,最后以“谁人知此意,唯有晓星天”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快乐的珍视,又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期间,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由充满了向往,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纯真快乐的追求与向往,在诗中,老翁的形象既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也是乡村人民的代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