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另有一联(非全诗原句,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融入意境创作):
晤语岂无黄叔度,欲寻幽径过牛医。
(注:此联为根据关键词及贾岛风格创作的虚构联句,用以解析,非贾岛原诗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不第,后曾任长江主簿等职,他的诗作以精炼、深邃著称,善于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深远的意境,是唐代“苦吟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全诗译文)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虚构联句译文)
难道就没有像黄叔度那样可以倾心交谈的人吗?我想要沿着幽静的小路,去找寻那位隐居在牛医附近的高人。
释义
松下问童子:在松树下询问童子,描绘了一幅寻找隐者的场景。
言师采药去:童子回答师傅去山中采药了,增加了寻找的难度和神秘感。
只在此山中:虽然知道隐者在这座山里,但具体位置却难以确定。
云深不知处:云雾缭绕,使得隐者的居所更加难以寻找,寓意着隐者的超脱世俗。
(虚构联句释义)
晤语岂无黄叔度:黄叔度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著称,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找到像黄叔度那样可以倾心交谈的人的渴望。
欲寻幽径过牛医:牛医指隐居乡间、以医术为生的隐士,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沿着幽静的小路,去寻找那位隐居在牛医附近的高人的愿望。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寻找隐者的画面,通过“松下问童子”到“云深不知处”的叙述,展现了隐者超脱世俗、行踪不定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虚构的联句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意境,通过“晤语岂无黄叔度”的设问和“欲寻幽径过牛医”的行动,展现了作者对于寻找知音和隐逸高人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不第,这使他对于世俗的功名利禄产生了厌倦之情,他向往隐逸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首诗和虚构的联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寻找隐者的场景和表达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隐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