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东湖堪吏隐,寄声篱菊待吾归。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东湖吏隐

宋·赵师秀

赖有东湖堪吏隐,寄声篱菊待吾归。

西风昨夜惊庭树,黄叶今朝落满衣。

野旷人稀行路远,日斜霜重去程微。

前村酒美梅花好,且向樽前醉几回。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多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赵师秀一生仕途不顺,晚年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生活清贫,但诗名远播。

译文

幸好有东湖这个地方可以让我一边做官一边隐居,我已托人告知篱笆边的菊花,等我归来,昨夜西风吹动了庭院中的树木,今天早晨黄叶已经落满了我的衣裳,原野空旷,人烟稀少,道路遥远,日已西斜,霜气加重,归程显得更加艰难,前方村庄的美酒和梅花都很诱人,姑且让我在酒樽前醉上几回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赖有东湖堪吏隐”点明主题,即诗人依赖东湖这一自然美景,得以在做官的同时享受隐居的乐趣,次句“寄声篱菊待吾归”则通过寄言篱菊,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后四句描绘了秋日景象,以及诗人在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归隐图,诗人通过“西风”、“黄叶”、“野旷”、“日斜”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既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仕途不顺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篱菊为寄托,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田园隐逸诗。

创作背景

赵师秀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以入仕,他并不热衷于官场生活,反而更加向往隐逸生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做官期间,因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而心生归隐之意时所作,东湖作为他隐居生活的寄托之地,成为了他抒发隐逸情怀的重要载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仕途不顺时的无奈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