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班曾见六龙飞,晚落天涯远日畿。的释义

小编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说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清班曾见六龙飞,

晚落天涯远日畿。

独怜屈子章华畔,

更赋离骚吊汨罗。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进士及第,历仕太子校书、右史等职,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出为东宫侍读,后任凤阁舍人,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中书令,封燕国公,玄宗即位后,因不附太平公主,罢知政事,后复为宰相,封右丞相、集贤院学士,不久罢相,任尚书左仆射,后致仕,卒赠太师,谥号文贞。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张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广泛,既有政治抱负的抒发,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曾经在朝廷的高位上,亲眼见过皇帝(六龙飞)的辉煌;但晚年却流落到天涯海角,远离了京城的繁华,我独自怜惜屈原在章华台畔的遭遇,更以《离骚》来凭吊汨罗江上的英灵。

释义

“清班曾见六龙飞”指的是张说在朝廷任职时,曾亲眼见过皇帝的威严与辉煌。“六龙飞”是形容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六龙指的是皇帝车驾上的六匹骏马,象征着皇帝的尊贵与权威。“晚落天涯远日畿”则表达了张说晚年流落天涯,远离京城的凄凉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晚年流落天涯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中“清班曾见六龙飞”与“晚落天涯远日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命运的巨大反差,诗人通过凭吊屈原和《离骚》,表达了自己对忠臣遭遇不幸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张说在唐朝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曾任宰相,为朝廷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他晚年遭遇了贬谪和流放的命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过去和现状,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他也通过凭吊屈原和《离骚》,表达了对忠臣遭遇不幸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