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客来莫笑席尘凝,静处工夫却少增。
林鸟数声山雨过,池花几点水风清。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松间听远鸣。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自安宁。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表达佛教禅理,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客人来访请不要笑话座位上积满了灰尘,因为我在静谧之处修养身心的功夫却有所增加,山林间几声鸟鸣伴随着山雨过后的清新,池塘中几点落花在水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闲暇时我会坐在石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则在松林间聆听远处的鸟鸣,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自然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安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养和精神自由的追求,首联以“席尘凝”暗示诗人少与外界交往,专注于内心修炼;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颈联则通过诗人的日常活动,进一步体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间的自然景象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修养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品质,诗人通过“心无挂碍自安宁”的表述,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创作背景往往与佛教信仰和山林隐逸生活紧密相关,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山居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和内心感悟所写下的,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隐居山林来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安宁,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更是将山林隐逸生活视为修行的一部分,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