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放牛歌

唐·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

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

初晴草色绿新抽,牧野濛濛望亦愁。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陆龟蒙并无此完整原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农学家、隐士,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不仕,隐居于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故又称“甫里先生”,陆龟蒙的诗作以写景咏物为多,是晚唐隐逸诗人的代表,他的小品文主要写隐居生活和个人感受,抒发对世俗的憎恶和对自然的赞美,风格清丽幽远,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

译文

在秋天的江边,草木枯黄如同深秋时节,十头吴地的水牛被放牧在江岸之上,它们时而肩并肩、尾抵尾地依偎在一起,时而又横冲直撞、四散奔跑,荒凉的池塘和断裂的沟堑成了它们随意出入的地方,有时背上还会孤零零地站着一只小鸟,傍晚时分,老翁叱喝着牛群,带着雨水归家,田间的烟火在朦胧中显得微弱而湿润,那位头发如雪的老翁,虽然生活艰辛,却羡慕着牛儿们能够生死不离家园,初晴的日子里,新绿的草色抽出嫩芽,放牧的原野上雾气蒙蒙,让人心生愁绪,而我,却只能在这万里归途上,吹奏长笛,与白鸥结下不解之缘,寄托我的归隐之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放牛的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艰辛,以及老翁对牛儿生活状态的羡慕,诗中“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一句,表达了老翁对牛儿能够始终守护家园的羡慕之情,同时也隐含了诗人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放牛的场景,通过牛群的动态变化、老翁的归家情景以及初晴草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田园氛围。“叱犊老翁头似雪,羡渠生死不离家”是全诗的亮点,通过老翁与牛儿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牛儿能够始终如一地守护家园的羡慕,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社会的疏离感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设想,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往往选择归隐山林,以逃避现实的纷扰,陆龟蒙作为晚唐隐逸诗人的代表,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社会的厌倦,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放牛的场景和老翁的归家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牛儿生活状态的羡慕。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