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章台夜思》,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章台夜思
唐·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驿窗灯闇传秋柝,关树烟深宿暮鸦。
昔日繁华今寂寞,潮来潮去汴河沙。
(注:您提供的“驿窗灯闇传秋柝,关树烟深宿暮鸦”实际上是该诗中的两句,但为保持完整性,这里列出了全诗,不过,在部分版本中,最后两句可能并不包含在内,或存在版本差异。)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经历了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多抒发离愁别绪和个人感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仅针对您提供的两句进行翻译)
驿站的窗户灯光昏暗,传来秋天的打更声;关隘边的树木笼罩在烟雾中,傍晚时分乌鸦在树上栖息。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驿站和关隘的凄清景象,灯光昏暗的驿站窗户,伴随着秋天的打更声,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冷清的氛围;而关隘边的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傍晚时分乌鸦的栖息更添了几分荒凉和萧瑟。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晚驿站和关隘的凄清与荒凉,诗人巧妙地运用“灯闇”、“秋柝”、“烟深”、“暮鸦”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荒凉的夜晚,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与全诗的主题相呼应。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夜晚,身处驿站或关隘时,触景生情而写下的,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凄清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和无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