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乌臼烛
唐·李商隐
乌臼烛明蜡不如,鲤鱼糁美出神厨。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李商隐原集中并无此完整诗句组合,但以下分析将基于所给关键词及构造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乌臼树做的蜡烛明亮胜过普通的蜡烛,鲤鱼做成的羹汤美味得仿佛出自神厨之手,我斜倚在画屏旁,思绪万千,回忆起往昔的种种,却都已成空,只留下满纸的相思之字。
释义
首句“乌臼烛明蜡不如”描绘了乌臼烛的明亮程度超过了普通的蜡烛,象征着某种超越寻常的美好或光明,次句“鲤鱼糁美出神厨”则通过赞美鲤鱼羹的美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好的感受,同时也可能暗含了对高超技艺或精致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转而抒发个人的相思之情,与前两句的物象描写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前两句以乌臼烛和鲤鱼羹为喻,生动地描绘了生活中的美好与精致,而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情感张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基于关键词构造的,但我们可以尝试从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出发,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商隐一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情感的波折,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与精致,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诗人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种种,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首诗是构造的,所以上述分析仅基于所给关键词和构造的情境进行,可能与李商隐原作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