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李锴
莫恨村居相识晚,知名元向楚辞中。
青山有幸留高节,绿水何妨伴野翁。
月下书声传古韵,花间酒意醉春风。
此中真意谁能解,且向桃源觅旧踪。
作者简介
李锴,清代文学家、诗人,字铁君,号鷇音,辽宁铁岭人,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诗词,李锴性格孤傲,不慕功名,一生以教书育人为业,晚年隐居乡间,以诗酒自娱,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不要怨恨在这乡村居住相识得太晚,其实我早在《楚辞》中就闻名遐迩。
青山有幸能留住我这高洁的品格,绿水又何必介意陪伴我这位山野老翁。
月光下传来朗朗书声,洋溢着古朴的韵味;花丛间酒意微醺,沉醉在温柔的春风里。
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姑且去桃花源中寻找那旧日的踪迹吧。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自得,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淡淡哀愁,首联点明主题,表明自己虽隐居乡野,但名声早已远播;颔联以青山绿水为伴,彰显诗人高洁的情操;颈联描绘了一幅月下读书、花间饮酒的闲适画面;尾联则流露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楚辞”象征着诗人的文学造诣和文化底蕴,“青山绿水”则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李锴一生历经坎坷,早年虽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晚年更是隐居乡间,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诗中,诗人以“村居”为背景,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淡淡哀愁,诗人也借诗抒怀,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