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叶蔽身胜衣帛,金丹照室不燃灯。出自哪首诗?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槲叶蔽身胜衣帛,金丹照室不燃灯。

松风清韵来天外,云影幽光入画屏。

野老闲居无俗客,仙人醉卧有仙朋。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幽篁听水声。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槲树叶子遮蔽身体,比穿上丝绸衣服还要舒适;金丹的光芒照亮房间,无需点燃灯火,松风带着清雅的韵律从天外飘来,云影投射出幽暗的光芒,如同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屏,山野老人闲居在此,没有俗世客人的打扰;仙人醉卧其中,与仙友相伴,这里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只有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聆听水声潺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首联以“槲叶蔽身胜衣帛,金丹照室不燃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槲叶虽简陋,但胜过华贵的衣帛;金丹的光芒足以照亮房间,无需世俗的灯火,颔联“松风清韵来天外,云影幽光入画屏”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颈联“野老闲居无俗客,仙人醉卧有仙朋”则展现了诗人与山野老人、仙人的交往,以及他们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幽篁听水声”以反问和独坐听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感悟和难以言传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槲叶、金丹、松风、云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与山野老人、仙人的交往,也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隐居山林时期,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韦应物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厌倦和反思,开始向往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和追求,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