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隐者
唐·李中
烟霞华岳逃名客,风雪庐山入定僧。
扫却石边云满袖,归来松月伴孤灯。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诗作颇丰,以描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李中的诗歌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对于仕途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作品在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译文
在华岳山间烟霞缭绕中,有一位逃避名利的隐士;在风雪交加的庐山之上,有一位入定修行的僧人,他们拂去石边的云雾,满袖皆是山间清气,归来时,松林与月光陪伴着他们孤灯下的清寂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不同身份但同样超脱世俗的人物——逃名客与入定僧,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高洁,首句“烟霞华岳逃名客”描绘了隐士在华岳山间烟霞缭绕中的形象,暗示其远离尘嚣、逃避名利的决心;次句“风雪庐山入定僧”则刻画了僧人在风雪交加的庐山之巅入定修行的情景,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修行精神,后两句通过“扫却石边云满袖,归来松月伴孤灯”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清幽与孤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两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烟霞”、“风雪”、“松月”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隐者们的内心世界,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逃名客与入定僧的形象并置,既突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又共同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佳作。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许多士人开始转向隐逸生活,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李中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深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赞美,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游历山水、接触隐者后,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