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道旁店》,下面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道旁店
宋·杨万里
菱叶初生菱角香,
鸡头已老菊初黄。
鱼餮虽薄真无媿,
不向花间捕蝶忙。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译文:
菱叶刚刚长出,菱角散发着香气,鸡头米(芡实)已经成熟,菊花也开始泛黄,虽然店家的鱼肴简单,但吃起来真的无愧于心,因为他们不会像那些在花间忙碌捕捉蝴蝶的人一样,只顾着玩乐而忘了本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旁小店的自然景象和店家的简单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质朴生活的赞美和对那些只顾玩乐、不务正业之人的批评,菱叶、菱角、鸡头米、菊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氛围,而“鱼餮虽薄真无媿,不向花间捕蝶忙”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旨,即简单的生活也有其美好之处,而那些只追求玩乐的人则显得肤浅和浮躁。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浮躁社会的批评,菱叶、菱角、鸡头米、菊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为全诗增添了色彩和生机,也寓意着生活的简单和美好,而“鱼餮虽薄真无媿”一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店家的诚实和本分,与那些在花间捕蝶的浮躁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诗人的主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历途中,看到道旁小店的生活景象而有感而发,当时的社会风气浮躁,许多人追求名利和享乐,而忽视了生活的本质和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描绘道旁小店的自然景象和店家的简单生活,表达了对这种浮躁社会的批评和对质朴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追求内心宁静和真实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