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印雪泥余过迹,树经野火有空腔。全诗是什么?

生辉14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虎印雪泥余过迹,树经野火有空腔。

寒云淡淡天无际,野草萋萋路欲荒。

独鹤归来声唳唳,孤猿啼处月苍苍。

山行步步皆奇绝,不似人间道路长。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亚愚,号东海樵者,有诗集《江东樵隐集》传世,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景色与僧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译文

老虎在雪泥上留下的脚印是我经过的痕迹,树木经过野火的焚烧后留下了空洞的树干,寒冷的天空中淡淡的云彩无边无际,野草茂盛,道路似乎要荒芜了,孤独的鹤归来时发出唳唳的叫声,孤独的猿猴在月光下啼叫,在山间行走,每一步都是奇妙的景色,不像人间的道路那样漫长无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所感,首联通过“虎印雪泥”和“树经野火”两个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野性与沧桑,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荒凉与寂静,通过“寒云淡淡”和“野草萋萋”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颈联以“独鹤归来”和“孤猿啼处”两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尾联则点明了山行的奇妙与乐趣,与人间道路的漫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虎印雪泥”和“树经野火”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自然界的野性与沧桑,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而“独鹤归来”和“孤猿啼处”等场景,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尾联则以山行的奇妙与乐趣作为总结,与前面所描绘的荒凉与寂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可以推测的是,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有所感悟而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间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作为一位僧侣,对禅意和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在宋代,佛教文化盛行,许多僧侣都善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禅意和人生感悟,释绍嵩的这首诗正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