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杜荀鹤
小吏知人当著句,先安笔砚对溪山。
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树底眠。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杜荀鹤与晚唐另一位著名诗人罗隐齐名,时人并称“杜罗”。
译文
身为一个小吏,我深知创作诗歌应当捕捉灵感,于是我将笔砚安置在溪流与山峦之间,我的内心如同溪水一般闲适宁静,与友人一同在樱桃树下畅饮至醉,直至酣然入眠。
释义
“小吏知人当著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小官吏,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认为创作应抓住灵感,及时记录。“先安笔砚对溪山”则描绘了诗人为了捕捉灵感,特意将笔砚置于自然美景之中,以便随时记录所见所感。“心源一种闲如水”形容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闲适,如同溪水一般清澈无波。“同醉樱桃树底眠”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畅饮欢歌、酣然入眠的惬意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首句“小吏知人当著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次句“先安笔砚对溪山”则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将诗人的创作环境与心境生动地呈现出来,后两句“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树底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内心的闲适与生活的惬意,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闲适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荀鹤隐居九华山期间,杜荀鹤早年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诗为伴,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创作了大量反映山居生活的诗歌,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惬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背景下,一部分文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