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自惊七十犹强健,采药归来见暮鸦。
谷口路迷芳草合,村边水落小桥斜。
雨馀林气浮山霭,风定池光漾月华。
老境只应长入画,闲身到处便为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自己惊讶于七十岁的高龄仍然身体强健,采药归来时已是黄昏,看见了归巢的乌鸦,山谷口的小路被芳草遮掩变得模糊不清,村庄边河水干涸,小桥也显得倾斜,雨后树林中的气息与山间的雾气混合在一起,风停后池塘的水面荡漾着月光,老年生活应该如同画卷一般美好,闲散之身到哪里都可以成为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联“自惊七十犹强健,采药归来见暮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高龄仍能保持健康的惊讶,以及采药归来的生活场景,颔联“谷口路迷芳草合,村边水落小桥斜”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与美丽,颈联“雨馀林气浮山霭,风定池光漾月华”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夜晚池塘的宁静,尾联“老境只应长入画,闲身到处便为家”总结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即享受宁静闲适,随遇而安。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陆游晚年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幽静、美丽与清新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年生活的态度,即享受宁静闲适,随遇而安,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退居家乡,过着宁静闲适的山居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采药归来的生活场景,以及山居环境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自己对老年生活的满足与享受,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