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筇杖不妨闲有伴,茆檐终胜老无家。
白云深处人稀见,绿水湾边路欲赊。
野老村居无别事,闭门种竹学拈花。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禅意盎然的自然景致,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手持竹杖,不妨闲庭信步,有山水为伴;茅檐虽简,却胜过老来无依无靠,漂泊无家,白云缭绕的深处,人迹罕至,绿水环绕的湾边,道路悠长,山野老人村居生活别无他求,只愿闭门种竹,学习拈花一笑的禅意。
释义
筇杖不妨闲有伴:筇杖,即竹杖,此处指诗人手持竹杖漫步山林,享受自然之趣,有山水草木为伴,悠然自得。
茆檐终胜老无家:茆檐,指简陋的茅屋;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满足,认为即使生活简朴,也胜过老来无家可归的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联“筇杖不妨闲有伴,茆檐终胜老无家”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通过对比“闲有伴”与“老无家”,突出了山林生活的优越性,颔联“白云深处人稀见,绿水湾边路欲赊”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白云缭绕,绿水环绕,人迹罕至,道路悠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颈联“野老村居无别事,闭门种竹学拈花”则通过描绘山野老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诗情。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抒发,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