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帽围宽带眼移,闭门惯忍日长饥。出自哪首诗?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贫士

宋·陆游

乌帽围宽带眼移,闭门惯忍日长饥。

可怜病后霜侵鬓,却喜晴来鹊噪篱。

扪虱闲吟哦风月,拾薪清煮摘蔬葵。

此生已得逍遥法,不向人间争是非。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戴着宽松的乌帽,帽带因消瘦而松垮下滑,习惯了闭门忍受着日复一日的饥饿,可怜的是病后白发渐生,鬓角已斑,但可喜的是晴天时喜鹊在篱笆上欢快地鸣叫,闲来无事,扪着身上的虱子吟诵风月之诗,捡拾柴火清煮摘来的蔬菜瓜果,此生已悟得逍遥自在之法,不再与人世间的是非争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作为一位贫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通过“乌帽围宽带眼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贫困与疾病而消瘦的形象,以及“闭门惯忍日长饥”则揭示了其生活的艰辛,颔联通过“病后霜侵鬓”与“晴来鹊噪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美好的向往,颈联“扪虱闲吟哦风月,拾薪清煮摘蔬葵”则展现了诗人虽贫却乐、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尾联“此生已得逍遥法,不向人间争是非”则点明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哲学。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但更多的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以“乌帽围宽带眼移”这一细节入手,生动地刻画了自己因消瘦而帽带松垮的形象,既真实又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闭门惯忍日长饥”这一表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坚韧与忍耐,在颔联与颈联中,诗人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自己虽贫却乐、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尾联则点明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即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与生活中的贫困而陷入了深深的困境,诗人并未因此消沉沮丧,反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艰辛,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宁静超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人生哲学与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