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与友人书
唐·韦庄
世乱王孙泣路隅,时平野老醉相扶。
几回吟罢凄凉句,一度思君一撚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纷争,其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战乱时期,王孙贵族流落街头,在路角哭泣;而到了和平时期,乡村老人则相互搀扶,醉意朦胧地享受着安宁,我多次吟诵完这些凄凉的诗句,每当思念你时,就不由自主地捻动胡须。
释义
世乱王孙泣路隅:描述了战乱时期,贵族王孙因国家动荡而流离失所,只能在路边哭泣的悲惨景象。
时平野老醉相扶:则展现了和平时期,乡村老人安居乐业,相互搀扶醉酒而归的温馨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造成的苦难的深刻同情,前两句以鲜明的对比,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象,既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深切关怀,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个人行为——吟诗、思友、捻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亲身经历了这些历史变迁,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和平时期,回忆起战乱时期的悲惨景象,有感而发,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动荡年代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