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庄秋霁
宋·陆游
乞得身归镜水滨,傍湖千顷看秋云。
沙上无泥藤屦健,水边弄影葛巾欹。
烟波钓徒堪共老,风月诗人可继尘。
更喜此身强健在,笑携筇杖过比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我向朝廷请求辞官归隐到镜湖之滨,在湖边广阔的土地上悠然观赏秋天的云彩,沙滩上干净无泥,穿着藤编的鞋子行走稳健,在水边顾影自怜,头上的葛巾也微微倾斜,我这个烟波钓徒可以与渔人共度晚年,我这个风月诗人也可以继承前贤的遗风,更令我高兴的是,如今我身体依然强健,可以笑着拄着竹杖去拜访邻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首联写自己乞得归隐,傍湖而居,观赏秋云;颔联具体描写归隐生活的乐趣,沙上无泥,藤屦轻便,水边弄影,葛巾微斜,形象生动;颈联以“烟波钓徒”和“风月诗人”自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自豪;尾联则写自己身体强健,可以悠然享受归隐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陆游归隐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满足,颔联“沙上无泥藤屦健,水边弄影葛巾欹”是诗中的名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自在和惬意,颈联以“烟波钓徒”和“风月诗人”自比,既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自豪,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尾联则以身体强健为乐,进一步强调了归隐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这首诗大约创作于他晚年辞官归隐之后,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磨难后,陆游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