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爱客情无已,筝声未断歌声起。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宴客

唐·白居易

红萼紫花风露中,

一堂歌酒兴何穷。

主人爱客情无已,

筝声未断歌声起。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红花紫花交相辉映、风露滋润的环境中,

一堂之内,歌酒宴饮的兴致无穷无尽。

主人对客人的喜爱之情没有止境,

筝声还未停歇,歌声又已经响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设宴款待客人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宴会环境的美丽(红花紫花、风露滋润),以及宴会中歌酒不断的热闹氛围,展现了主人对客人的深厚情谊,特别是“筝声未断歌声起”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宴会上音乐与歌声交织的欢乐场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宴会文化的繁荣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宴会中的环境、氛围、人物情感等要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特别是“主人爱客情无已,筝声未断歌声起”两句,不仅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好客,也展现了宴会上音乐与歌声的交织之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较为顺利、生活相对安逸的时期,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生活的诗人,白居易在宴会上与友人欢聚一堂,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宴会盛况、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宴会文化的繁荣与热闹,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