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可隐轻舍去,故人已贵长乖隔。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中寄故人

唐·刘沧

好山可隐轻舍去,故人已贵长乖隔。

白云深处路难寻,清夜梦回空自忆。

月色满庭人未归,花香入室意难平。

何时重得相携手,共醉松风听水声。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描写山水田园及抒发个人情感,虽然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在唐代诗坛上也有一定地位,其作品被收入《全唐诗》中。

译文

美好的山林本是隐居的理想之地,我却轻易地舍弃了它;老朋友如今已经显贵,我们之间的情谊也因此长久地疏远了,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道路难以寻觅,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只能在梦中空自回忆往昔,月光洒满庭院,你却迟迟未归;花香飘入室内,我的心情却难以平静,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与你携手,一同在松林间漫步,聆听溪水潺潺的声音,共饮美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首联“好山可隐轻舍去,故人已贵长乖隔”直接点题,既表达了对美好山林的留恋,又透露出因故人显贵而带来的隔阂与疏远,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白云深处的难寻之路、清夜的梦境回忆、满庭的月色和入室的花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希望与故人再次携手共游,享受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好山可隐”与“故人已贵”的对比,既突出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又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人际关系的冲击,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如白云、月色、花香等,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尾联的“共醉松风听水声”则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憧憬,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压力,诗人不禁怀念起曾经隐居山林、与故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随着故人的显贵和地位的变迁,彼此之间的情谊也逐渐疏远,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