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世

唐·白居易

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注:原诗中“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与“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并非直接相连,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两者结合并稍作调整,以形成一首完整的、围绕人生脆弱主题的诗。“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出自白居易的另一首诗《简简吟》,但在此处为了整体意境的连贯性,我将它们融合。)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老聃(老子)和关尹子也已经离世,人实在是脆弱不堪,没有什么是坚固不变的,世间大多数美好的事物都不长久,就像彩云容易消散,琉璃容易破碎一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提及古代哲人老聃和关尹子的去世,强调了人生的脆弱性和无常性,诗人用“危脆无坚牢”来形容人的生命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易逝的深刻感慨,后半句则进一步以彩云和琉璃为喻,说明世间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稳定性,深化了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脆弱的深刻认识,通过引用古代哲人的去世,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感受与历史长河中的普遍现象相结合,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性和普遍性,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美好事物的易逝,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期,诗人本人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对人生的无常和脆弱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时刻,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和生命的短暂易逝,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