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醉后赠张九旭
唐·高适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别董大二首(其二)
唐·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附:设想之句(注:此句非高适原诗,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而构想)
安得豪士致连车,倒瓶不用杯与盂。
(注:由于“安得豪士致连车,倒瓶不用杯与盂”并非高适原句,以下分析将主要基于高适的生平及风格,结合这两句所体现出的豪迈情怀进行构想性解析。)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听吹笛》《别董大二首》等。
译文
(以《醉后赠张九旭》和《别董大二首(其二)》为基础,结合构想之句进行翻译)
在世上徒然结识了许多人,但这位老张却与众不同,兴致来时书法自然精妙,醉酒之后言语更加豪放不羁,白发苍苍却悠闲自得,青云之志依然在心中,床头放着一壶美酒,还能再喝几次醉卧而眠呢?
(构想之句)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豪杰之士,驾车而来,连车满载,倒出瓶中美酒,连杯子和盂都不需要,直接畅饮!
释义
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著称,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深沉,这两首诗及构想之句都体现了高适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豪迈人生的向往。
赏析
高适的诗歌善于通过描绘人物和场景来传达情感,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在《醉后赠张九旭》中,他通过对比世人的虚伪和张九旭的真挚,表达了对张九旭的赞赏和敬佩,在《别董大二首(其二)》中,他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董大的深厚情谊和对自己贫贱处境的坦然接受,而构想之句“安得豪士致连车,倒瓶不用杯与盂”则进一步展现了高适对于豪迈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高适生活在唐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和边塞生活,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友情的珍视,这两首诗及构想之句都体现了高适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真挚友情和豪迈人生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