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岩居人迹少,门巷草莱芜。
麈留鼠迹犹嗔拂,风作瓢声固不除。
野老过从惟酒榼,邻僧来往只琴书。
此中真意谁能解,月满松风径自徐。
作者简介
释文珦,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苦行修佛,同时以诗名世,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释文珦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是宋代佛教文化与文学交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译文
居住在岩石间,人的足迹稀少,门前的巷子长满了杂草,灰尘上留下了老鼠的足迹,我还生气地拂去;风吹动葫芦发出的声音,我本就不打算消除,乡间的老人来访只带着酒壶,邻近的僧人往来只带着琴和书,这里面的真正含义谁能理解呢?月光洒满松树,清风徐徐吹过小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简朴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首联写居住环境的清幽,颔联通过“麈留鼠迹”和“风作瓢声”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接纳与顺应,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颈联写与乡邻的交往,突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淡泊,尾联则以景结情,用月光和松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山居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岩居”、“草莱”、“麈留鼠迹”、“风作瓢声”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隐居世界,诗人通过与乡邻的交往,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尾联的“月满松风径自徐”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释文珦作为一位僧人,一生致力于修行和文学创作,他选择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的喧嚣和纷扰,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和表达,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点点滴滴,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简朴、淡泊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