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床奴子垂头坐,摇手孙儿小步行。的释义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倚床奴子垂头坐,摇手孙儿小步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风格清新自然,自成一家,在当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无意间看着童子坐在床边,垂着头打瞌睡,而孙儿则小手摇摇,与小猫轻步慢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在家的闲适生活,前两句写梅子酸、芭蕉绿,描绘了初夏的风物;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奴子和孙儿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午睡后的无聊情绪以及家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清新,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前两句的“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风光,既表现了梅子的酸涩,又展现了芭蕉的绿意盎然,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后两句则通过奴子和孙儿的动作,将诗人的无聊情绪和家庭生活的宁静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闲居期间所作,当时,他或许正享受着一段宁静的退休生活,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争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和感受,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这首诗正是他在初夏时节,午睡醒来后,看到奴子和孙儿的可爱模样,有感而发所作。

需要注意的是,原诗中“倚床奴子垂头坐,摇手孙儿小步行”并非完全独立成句,而是作为整体描绘诗人午睡后家庭生活的宁静和谐的一部分,在赏析和解读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意境中去理解和感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