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和无咎韵
宋·辛弃疾
倦游风物似江楼,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小诗话别初何有,一段清愁伴橹声。
回首池南旧事空,斜阳巷陌,花发梦魂中,重向金銮听软语,几番惆怅对西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旅途疲倦,眼前的风景就像江边的楼阁一样虚幻,水漫过了水中的陆地,哪里还能找到芳草呢?与你小诗话别时,起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有一段清愁伴随着船桨的声音。
回首往昔在池南的种种往事,都已经成空,夕阳斜照下的街巷,梦中的花朵在记忆中绽放,再次回到朝廷,希望能听到你的软语呢喃,但面对西风,心中却充满了惆怅。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上片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词人的疲倦和对芳草难寻的感慨,同时以“一段清愁伴橹声”点出了离别的愁绪,下片则通过回忆池南的往事和梦中的花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再次回到朝廷后面对现实的惆怅。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词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上片的“倦游风物似江楼,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以旅途的疲倦和芳草的难寻,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的艰难,而“小诗话别初何有,一段清愁伴橹声”则通过离别时的情景,点出了词人内心的清愁,下片的“回首池南旧事空,斜阳巷陌,花发梦魂中”则通过回忆和梦境的交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重向金銮听软语,几番惆怅对西风”则以再次回到朝廷后的惆怅,收束全词,使词人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使他深感壮志难酬,这首词中的惆怅和感慨,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词中也透露出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