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功高震主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未说无功爵位叨,昔人所畏在功高。
君看裴度平淮日,何似班师傅介劳。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任掌书记,晚年隐居九华山,以诗名世,他的诗反映社会现实,同情民间疾苦,揭露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不要说没有功劳却得到了爵位,古人所畏惧的是功劳太大。
你看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时,他的功劳哪里比得上那些辅佐君王平定天下的功臣呢?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功高震主”这一历史现象的深刻思考,首句“未说无功爵位叨”,指出有些人即使没有显著的功劳也能得到爵位,这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讽刺,次句“昔人所畏在功高”,则直接点出古人所畏惧的是功劳太大,因为功劳太大可能会威胁到君主的地位,引起君主的猜忌和防范,后两句以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为例,说明即使像裴度这样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其功劳在古人眼中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功高震主”的普遍现象,诗人以裴度为例,既赞扬了他的赫赫战功,又暗示了这种功劳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这种危险不仅来自于君主的猜忌和防范,更来自于整个社会对于“功高震主”这一观念的普遍认同,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社会中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因功劳太大而遭受不幸的人的同情和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关,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历史和社会现实,试图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杜荀鹤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社会中“功高震主”现象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