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罢渊明归去来,纻衣桐帽一时裁。的解释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宋·陆游

赋罢渊明归去来,纻衣桐帽一时裁。

乌藤随我入山去,白鸟逢人惊飞回。

生世只合住东野,官曹底用求西台。

吾庐正对南山起,晴日满窗云不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写完效仿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我立即着手裁剪了用细麻布做的衣服和桐木做的帽子,手执乌藤杖,我随性地步入山中,而那些白鸟见到人便惊飞而回,此生我只适合在东野的山林中居住,哪里用得着去追求那西台的高官厚禄呢?我的茅庐正对着南山而建,晴天时,满窗都是阳光,连云彩也不来遮挡。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泊,首句“赋罢渊明归去来”直接点明主题,即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决心;次句“纻衣桐帽一时裁”则描绘了他为隐居生活所做的准备;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通过“赋罢渊明归去来”一句,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归隐思想的认同和追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接下来的“纻衣桐帽一时裁”等句,则具体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则腐败无能,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但多次上书言事均未被采纳,反而屡遭排挤和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对官场和仕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失望,转而向往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陆游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