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刘克庄
乌帽红尘过去身,荒山野水又经春。
花开花落年年事,只有东君不世情。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福建故乡,致力于文学创作,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是宋代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曾经戴着乌帽在红尘中奔波劳碌的我,如今已置身于荒山野水之间,又度过了一个春天,花儿开了又落,这是年年都会发生的事情,只有那春天的太阳(东君)才是最不世俗、最恒久不变的。
释义
首句“乌帽红尘过去身”描绘了诗人过去在世俗社会中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乌帽”象征着官宦身份,“红尘”则指纷扰的世俗世界,次句“荒山野水又经春”转而描写诗人现在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第三句“花开花落年年事”以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末句“只有东君不世情”则以春天的太阳(东君)作为恒常不变的象征,反衬出世俗人情的冷暖多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过去与现在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人情的淡泊,诗中“乌帽红尘”与“荒山野水”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诗人以花开花落为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而“只有东君不世情”则寄托了诗人对恒常不变之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晚年隐居山林时所作,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晚年终于得以退居故乡,过上了宁静的隐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与山水为伴,创作了大量反映隐居生活和自然美景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它反映了诗人对过去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在隐居生活的珍惜与享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恒常不变之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