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晚泊岳阳

唐·雍陶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霎信风催客梦,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

作者及朝代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

作者简介

雍陶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名世,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等人交游唱和,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善写景抒情,常能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画面。

译文

我躺在船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将船系在岳阳城下的树上。

正好看见空阔的江面上明月升起,云水苍茫,江路难以辨认。

夜深了,江上的月亮散发着清辉,水上的人们唱着歌在月光下回家。

忽然一阵风催我入梦,我吟咏着诗句,仿佛要沉入江中的月亮里,梦醒时,寺楼的钟声刚刚敲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岳阳城下泊舟夜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晚江面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绪。

赏析

这首诗以“晚泊岳阳”为题,通过描绘夜晚泊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首联“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直接点题,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同时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颔联“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通过描绘明月升起、云水苍茫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颈联“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则通过描绘人们月下归家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尾联“一霎信风催客梦,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则以诗人的梦境和寺楼的钟声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留恋,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雍陶的游历经历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选择游历四方,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雍陶在游历过程中,可能曾泊舟于岳阳城下,被夜晚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