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恩自度终无报,聊为清时备隐沦。全诗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隐者

唐·韦应物

幽居虽僻左,雅趣自相亲。

野径花香远,山窗竹影深。

受恩自度终无报,聊为清时备隐沦。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京兆韦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我隐居的地方虽然偏僻,但这里的雅致情趣却让我倍感亲切,野外的小径上,花香飘得很远;山间的窗户前,竹影深深,我深知所受之恩难以报答,只能姑且在这清明之世,做一个隐居避世之人。

释义

幽居虽僻左:隐居的地方虽然偏僻。

雅趣自相亲:但雅致情趣却让我倍感亲切。

野径花香远:野外的小径上,花香四溢。

山窗竹影深:山间的窗户前,竹影婆娑。

受恩自度终无报:我深知所受之恩难以报答。

聊为清时备隐沦:只能姑且在这清明之世,做一个隐居避世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首联“幽居虽僻左,雅趣自相亲”点明了隐居的地点和心境,虽然地处偏僻,但诗人却从中找到了雅致情趣,倍感亲切,颔联“野径花香远,山窗竹影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颈联“受恩自度终无报”表达了诗人对所受之恩的感激与无奈,深知难以报答,只能以隐居避世作为回报,尾联“聊为清时备隐沦”则点明了诗人的隐居之志,甘愿在这清明之世做一个隐居避世之人。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和表达隐居之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和谐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曾有过波折和挫折,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他选择了隐居生活,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所受之恩的感激与无奈,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和表达隐居之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和谐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摒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