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闲居日已久,入山事转疏。
岩径初披草,茅檐正补篱。
落花依水静,远树带云疏。
寄语住庵刘老宿,不应随俗向人疏。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我闲居山中已经很久了,对世俗之事越来越疏远,岩间的小路刚开始被野草覆盖,茅屋的篱笆也正需要修补,落花静静地依偎着溪水,远处的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要对住在庵中的刘老宿说,你不应该随着世俗的风气而疏远了我这个朋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写闲居日久,对世俗之事已无所挂念;颔联写山中生活的简朴和宁静;颈联以落花、远树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清幽;尾联则借对刘老宿的寄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风气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山居生活之中,尾联的寄语,则使全诗在清幽宁静中增添了一份深情厚谊,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中度过,他热爱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中闲居时所作,通过对自己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风气的超脱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在唐代,佛教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