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勉学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身为咫尺君门近,心在苍茫云水间。
玉宇琼楼高百尺,忠诚所感金石开。
勉建功名垂竹帛,他年犹得耀青衫。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译文
虽然身在距离君王很近的地方,但心却像处在苍茫的云水之间一样遥远,那高耸入云的宫殿啊,只有忠诚才能感动金石般坚硬的心,努力建立功名,让名字刻在史册上,将来还能让青衫(指官员的服饰)闪耀光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依然保持着淡泊与高远,他深知只有忠诚才能打动人心,因此他勉励自己要建功立业,让名字永垂青史。
赏析
这首诗以“忠诚所感金石开”为核心,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自己身处的高位与内心的淡泊,表达了对忠诚的坚守和对功名的追求,他也通过“勉建功名垂竹帛”来表达自己对于建立功业的决心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隆基在位前期,当时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于忠诚和功名的追求更加迫切,通过这首诗,他既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的坚守,也勉励自己要努力建立功名,为唐朝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首诗也反映了李隆基作为一位明君的胸怀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