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萧然禅榻君休笑,一卷残书伴枕傍。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山中何事偏相忆,林鸟声声送晚凉。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自安详。
(注:“萧然禅榻君休笑,一卷残书伴枕傍”这两句并非出自皎然广为人知的完整诗作,而是根据皎然的诗风和题材虚构拼接而成,以符合题目要求,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其诗作多描绘山水、禅意及隐逸生活,故以下解析基于皎然的诗风与可能的生活背景进行构想。)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密切,皎然的诗歌以山水田园、禅意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你莫要笑话我这禅榻上的萧索生活,一卷残破的书籍便是我枕边的伴侣,虽然白日里没有纵酒放歌的豪情,但青春岁月里,有自然为伴,归乡亦是美好,山中有什么特别值得我怀念的呢?是那林间鸟儿声声,送来了傍晚的清凉,不要说这里没有乐趣,只要心中没有牵挂,自然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安详与宁静。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前两句直接点题,以“萧然禅榻”和“一卷残书”为象征,展现了诗人简朴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反问,强调了山居生活的自在与安详,以及诗人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禅榻”、“残书”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一句虽为虚构,但在此处作为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珍视与满足,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基于皎然的诗风和生平,我们可以构想这样的创作背景:皎然在晚年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禅意生活,在这段时期,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禅理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宁静的夜晚,独自坐在禅榻上,手捧一卷残书,心中涌动着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也向世人传递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