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墙隅苜蓿秋风晚,独倚门扉感慨频。
落叶纷飞思旧事,寒鸦啼叫动愁心。
天涯羁旅人何处,故里山川梦几寻。
独对斜阳无限意,空余回首泪沾襟。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中所作,李中,字有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人生的悲欢离合,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墙角的苜蓿在秋风中摇曳,我独自倚在门边,感慨不断,落叶纷纷飘落,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寒鸦的叫声,更添我心中的愁绪,我漂泊天涯,不知身在何处;故乡的山川,只能在梦中追寻,独自面对斜阳,心中无限感慨;回首往事,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墙角的苜蓿、纷飞的落叶、啼叫的寒鸦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诗人独自倚在门边,感慨人生无常,往事如烟,他漂泊天涯,思念故乡,只能在梦中追寻那份久违的温暖,面对斜阳,他心中充满感慨和无奈,回首往事,更是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感慨,首句“墙隅苜蓿秋风晚”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独倚门扉感慨频”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感慨,中间两联通过落叶、寒鸦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感慨的情感,尾联“独对斜阳无限意,空余回首泪沾襟”则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和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面对秋日的凄凉景象和自身的孤独处境,诗人不禁感慨万分,他思念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但现实却让他漂泊天涯、无处为家,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