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阴
唐·韦庄
川云漠漠雨冥冥,浊酒闲倾不满瓶。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出身士族大家,早年屡试不第,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建立前蜀政权后,他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是前蜀的重要辅臣,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词风清丽温婉,多写闺情离思,情感细腻动人。
译文
河面上云雾弥漫,细雨蒙蒙,我闲来无事,随意倾倒着瓶中未满的浊酒,燕子还没有归来,春天的气息已渐渐迟暮,一片烟雨笼罩着长满杏花的河滩,寒意袭人。
释义
川云漠漠:河面上云雾浓密,形容天气阴沉。
雨冥冥:细雨连绵不断,天色昏暗。
浊酒闲倾:随意倾倒着未满的浊酒,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与落寞。
燕子不归:燕子未归巢,暗示春天将尽,时光流逝。
一汀烟雨:一片烟雨朦胧的景象,汀指水边平地。
杏花寒:杏花在寒雨中更显凄清,象征着春天的即将逝去。
赏析
这首诗以春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首句“川云漠漠雨冥冥”以景起兴,奠定了全诗阴沉的基调;次句“浊酒闲倾不满瓶”则通过诗人的行为,透露出其内心的孤寂与无聊,后两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进一步渲染了春末的凄凉景象,燕子未归、杏花带寒,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春去人非的感慨与无奈。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仕途不顺、流离失所等人生坎坷,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失意、心情抑郁之时所作,通过对春阴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叹息,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闲适态度,反映了韦庄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