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洗儿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娇儿痴女,慰情聊胜无。
先须挽取银河水,净洗人间尘雾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人们都希望养的孩子聪明,我却因为聪明被聪明耽误了一生,只希望孩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能够官至公卿。
娇儿痴女,虽然不能完全满足我的心愿,但总算是情感上的慰藉,胜过没有啊!我首先要做的是挽取银河之水,来洗净人们心中被尘世污染的尘埃和迷雾。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子女教育的一种独特见解,以及对人间尘世的深刻反思,他并不希望子女过于聪明,而是希望他们平安健康,能够过上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他也表达了对人间尘世的厌倦,希望能够洗净人们心中的尘埃和迷雾,回归纯真和本真。
赏析
这首诗以洗儿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更蕴含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苏轼通过反传统的教育方式,表达了对子女平安幸福的真挚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他希望通过“挽取银河水,净洗人间尘雾心”的想象,来净化人们的心灵,消除世间的污浊和纷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深知聪明并不一定能带来幸福和成功,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烦恼和困扰,他希望子女能够过上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过于追求名利和地位,他也对当时社会的风气感到不满和失望,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醒人们的良知和觉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