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洗尘吟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欲求灵药换凡骨,先挽天河洗俗情。
扫却当空云翳尽,一轮明月万心明。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诗作,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多姿,具有独特艺术风格,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译文
想要寻求仙丹妙药来换取凡人的凡胎俗骨,首先要挽起天河之水来洗涤掉内心的世俗情感,当空中的阴云都被扫除干净,一轮明月就会照亮万人的心灵。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渴望,首句“欲求灵药换凡骨”表达了诗人对仙丹妙药的向往,希望通过服药来改变凡人的体质,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次句“先挽天河洗俗情”则强调了洗涤内心世俗情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先去除内心的杂念和世俗情感,才能真正达到精神的升华,后两句“扫却当空云翳尽,一轮明月万心明”则通过描绘明月照亮人心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洗涤心灵、追求精神升华的美好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洗尘为题,寓意深刻,诗人通过描绘寻求灵药、洗涤心灵等意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语言瑰丽多姿,想象丰富奇特,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认为只有去除内心的世俗情感,才能真正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超脱。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腐败,对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无能感到愤怒和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通过描绘寻求灵药、洗涤心灵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