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势已衰真大庆,士心未振尚私忧。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庆捷

朝代:清代

作者:林则徐

贼势已衰真大庆,士心未振尚私忧。

何时得见干戈息,此际先宜痛饮酬。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译文

敌人的势力已经衰落,这真是值得大大庆贺的事情;但士兵们的士气还没有完全振作起来,这让我私下里还感到担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战争平息,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先痛快地饮酒庆祝胜利。

释义

首句“贼势已衰真大庆”表达了诗人对敌人势力衰落的喜悦和庆贺;次句“士心未振尚私忧”则透露出诗人对士兵士气不振的担忧;第三句“何时得见干戈息”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末句“此际先宜痛饮酬”则是在当前胜利的时刻,诗人提议先饮酒庆祝。

赏析

这首诗是林则徐在抗击外敌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所写,表达了他对战争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士兵士气的关注,首句“贼势已衰”与次句“士心未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胜利的喜悦,又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第三句“何时得见干戈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向往,而末句“此际先宜痛饮酬”则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一面,即使在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刻,也要珍惜眼前的胜利,痛饮庆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林则徐抗击外敌的某个阶段,具体时期可能是在他主持虎门销烟后,面对外敌入侵的严峻形势,林则徐率领士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他写下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又透露出对士兵士气不振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的深切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写照,也是林则徐深沉家国情怀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