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空狡穴银头鹘,突过重城玉腕骝。出自哪首诗?

生辉8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洗空狡穴银头鹘,突过重城玉腕骝”,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韦公二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韦公二首(其一)》

唐·杜牧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洗空狡穴银头鹘,突过重城玉腕骝。

自笑走南并走北,今朝不似昔时人。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石麟(指韦公家族的碑刻或雕塑)被春草掩埋,铜雀台(象征昔日繁华)荒凉地对着傍晚的云彩,银头鹘(一种猛禽)洗劫了狡猾敌人的巢穴,玉腕骝(一种良马)轻松地突过了重重城墙,我自嘲自己南来北往,奔波不停,如今的我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人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韦公家族的遗迹和昔日繁华的消逝,以及猛禽和良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石麟和铜雀台的荒凉,象征着韦公家族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而银头鹘和玉腕骝的描写,则展现了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层次感,石麟与春草、铜雀与暮云的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而银头鹘和玉腕骝的描写,则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力量感,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其豁达和坚韧的性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为韦公所作的一组诗中的一首,韦公是杜牧的朋友或敬仰之人,而韦公家族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触动了诗人的情感,在创作这首诗时,杜牧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转折点或经历了某些挫折,因此他通过描绘韦公家族的遗迹和昔日繁华的消逝,来表达自己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由于历史文献的有限性,以上关于创作背景的解析可能存在一定的推测成分,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杜牧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