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我把酒杯举到眼前,极目远眺,似乎可以把千里之外的景色尽收眼底;仿佛用这杯酒洗去了衣服上沾染的十年尘埃,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释义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的心境变化,他举杯畅饮,眼前的景象仿佛无限延伸,让他忘却了十年的尘世烦恼,仿佛身上的尘埃都被洗净了一般,这不仅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心境的一种抒发,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放尽樽前千里目”的夸张手法,展现了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远方、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而“洗空衣上十年尘”则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释怀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韦庄的《登楼》一诗,是在他游历江南、登上黄鹤楼时有感而发创作的,黄鹤楼作为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思绪的地方,韦庄在登上黄鹤楼后,面对眼前的壮丽景色和悠久的历史遗迹,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既有对黄鹤楼历史的回顾和感慨,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