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翰。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山村里病愈后头巾宽松肥大,虽然春天已尽但江南地区仍然有些寒冷,细弱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是在举手告别;兰花上沾有露水,好像是在书写着文字,纸屏风、石枕头、竹方床,手觉得累了,抛却书卷,不觉间已沉沉睡去,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原来那几声渔笛正回荡在沧浪水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病愈后在山村中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个人的心境变化,首句“山村病起帽围宽”点明了地点、时间和身体状况,次句“春尽江南尚薄寒”则进一步描绘了时令特征,后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弱柳、丛兰、纸屏、石枕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病愈后的闲适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心境抒发,展现了陆游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翰”两句尤为精彩,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和兰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如“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疲惫和困倦,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在山村中病愈后的他,虽然身体得到了恢复,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却难以消除,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仍然让他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