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
宋·寇准
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
双禽时向阶前语,四月槐花入醉乡。
作者及朝代
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后累迁至殿中丞、尚书祠部郎中,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入侵,寇准任同平章事,力排众议,劝真宗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后被封为莱国公,后因王钦若等人排挤,罢相,天禧三年(1019年),复相,封应国公,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驾崩,刘皇后临朝听政,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莱公集》传世。
作者简介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以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著称,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夏日漫长,东边的书斋里显得格外宁静,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关上门,扫净地面,独自焚香静坐,偶尔有两只鸟儿飞到台阶前低语,四月的槐花香气扑鼻,让我沉醉其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里的一种闲适生活状态,他身处书斋,远离尘嚣,独自享受宁静的时光,通过关门、扫地、焚香等动作,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而双禽的低语和槐花的香气,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夏日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书斋的静谧、焚香的香气、双禽的低语以及槐花的香气等细节生动地呈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寇准仕途不顺、被贬谪期间,面对政治上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诗人选择了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他通过描绘自己在书斋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