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全诗是什么?

春秋88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七十五)》,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纵辔江皋送夕晖,

谁家井臼映荆扉。

作者及朝代

钱起(约722年-约780年),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其诗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风格清丽雅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钱起是唐代大历年间的重要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受后人喜爱,在大历十才子中,钱起的成就较为突出,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驾驭着马儿在江边漫步,目送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失;

远处,是谁家的炊烟袅袅升起,映照着那简陋的荆条编成的柴门?

释义

“纵辔江皋送夕晖”描绘了诗人骑马在江边漫步,欣赏夕阳美景的情景;“谁家井臼映荆扉”则通过描写远处的炊烟和荆扉,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夕阳、江水、炊烟、荆扉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温馨的氛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江行途中所作,当时,他或许正乘船沿江而下,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清新自然之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