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望月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空余往事东流水,不见当年夜宴船。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唐代著名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卒于唐懿宗咸通年间,他的一生未曾显达,为人清高,诗作颇丰,风格独特,尤其擅长宫词,张祜的诗才在当时颇受赞誉,与杜牧友善,但仕途不顺,多以游历和隐居为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
译文
曾经有人站在那高耸的飞楼之上,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而江面上翻滚的浪花和天空中孤独的月亮,却依然如故,未曾改变,往事如同东流的河水,一去不复返,再也看不到当年那夜宴的船只了。
释义
“人立飞楼今已矣”描绘了昔日繁华已逝的景象,飞楼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热闹,但如今已成过往云烟;“浪翻孤月尚依然”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永恒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迁与无常。“空余往事东流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往事的不可追回;“不见当年夜宴船”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将人事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进行了深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与怀念,首句“人立飞楼今已矣”直接点出主题,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到往昔的繁华之中;次句“浪翻孤月尚依然”则以自然界的恒常不变,反衬出人事的沧桑巨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后两句“空余往事东流水,不见当年夜宴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奈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怀旧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张祜在游历某地时,看到昔日繁华的遗迹与眼前的自然景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触发了他的怀旧之情而创作的,张祜一生未曾显达,多以游历和隐居为主,他的诗作中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事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